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共同关注 > 正文
庐陵中医文化初探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6 09:50点击数:

郭一民1,*肖群益1,曾伟刚2

(1井冈山大学医学部,江西,吉安 343009;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 庐陵中医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庐陵名医圈著作之多,影响之远,与其文化特色与内涵不无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坛宗师欧阳修是宋学的开拓者,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后期;民族英雄文天祥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的敬仰;独树一帜的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至今还在少儿口中传诵。庐陵中医人才辈出,并且都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医兼通人才。庐陵中医不仅以数量取胜,还广泛地流传于海外,很重要一点在于它的文化渊源。庐陵中医在传播医学学术的同时,又广泛地传播了中医药文化,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医文结合历史现象。

[关键词] 庐陵中医; 医学流派; 文化渊源; 文化根基; 文化特征

Research 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Luling

Guo Yi-ming Xiao Qun-yi Zeng Wei-ga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 343009, China )

Abstract: Lul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chools of local medicine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works of famous medical circles in Luling, which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Mr .Ouyang Xiu, one of the eight great writer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master of literature, was a pioneer of song studies. The movement of Poetry Innovation led by him influenced the whole feudal socie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 Mr .Wen Tianxiang, a national hero, is admired by people of different times, nationalities and countries;The poems of Yang Wanli, a great poet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still being read by children.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in Luling, and they are all Confucian doctors and specialists who believe that if they are not good doctors, they will be good doctor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uling not only wins in quantity, but also is widely spread abroad,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 cultural origin。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uling has not only spread the academic medicine, but also spread the culture of TCM, which i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worth discussing.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uling;Medical schools; Cultural origins; Cultural founda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1 庐陵中医的历史地位及其研究价值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的古称,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悠久的“庐陵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庐陵大地上生活。秦于公元前221年置庐陵县,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东汉末设庐陵郡,隋初废庐陵郡设吉州。后立废更迭,辖区时变。唐时复名吉州,宋时又复称庐陵郡,元为吉安路,寓“吉泰平安”之意。明初改吉安府,辖9县。清乾隆八年增置莲花厅,领9县1厅。2000年撤地设市,辖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峡江、新干、永丰、泰和、遂川、万安、安福、永新、井冈山市。

吉安市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之称,培育了享誉中华、光耀千秋的庐陵文化。元代王冕《庐陵》云: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而庐陵地域正是自唐宋以来我国南方的文化发达地区。名人荟萃,文风鼎盛,名胜遍布是吉安文化历史的一大特色。从唐宋至明清,吉安先后出了18位状元(仅次于苏州)、16位榜眼、14位探花、约3000位进士(全国之冠),因而吉安有“进士之乡”的美誉。古往今来,受越文化、吴文化、楚文化以及后来中原文化的影响,既扬长避短,又融会贯通,形成了融兼容性、高尚性、务实性、开拓性为一体的赣文化[1]主要支柱之一的庐陵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成为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有时甚至左右文化潮流的前进方向。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坛宗师欧阳修是宋学的开拓者,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后期;民族英雄文天祥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的敬仰;独树一帜的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至今还在少儿口中传诵。著名的当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祖籍也在吉安,为吉安的文化历史增添了许多人文色彩。

这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壤,既有可与中原文化媲美的以新干商代墓葬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又有以青原山佛教禅宗青原派系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既有以吉州窑黑釉天目瓷为标志的陶瓷文化,又有以人才辈出的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既有钓源、渼陂、卢家洲等众多古韵犹存的古民居文化,又有节庆、灯彩、饮食等多种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此外,庐陵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庐陵中医传承上千年[2]。

庐陵中医,又称赣中医学,是江西著名的古代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江西四大医学流派即南康医学、赣中医学、旴江医学、婺源医学),分布于江西省庐陵地区(即现吉安市并辐射周边)[3]。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陵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将庐陵文化融入中医药养心、治病、遣药、调理之中,哲理溶入医理,医理渗透哲理。一直以来,学界、医届对庐陵中医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系统,甚至基本处于初始状态。本文试图分析庐陵中医文化发展轨迹,摸清庐陵中医药文化底蕴,从而理清庐陵中医区别于其它医学文化、其它庐陵文化的文化特征,进而探究庐陵中医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进一步促进吉安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促进本地区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本地区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知名度,带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进步。

2 庐陵中医发展概况

2.1庐陵中医界说

庐陵中医,分布于赣江流域中段,以古庐陵地区为主,包括吉安、万安、清江等江西中部。庐陵中医,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医辈出,医著宏富,医学繁盛,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地方医学群体,如被文天祥赞为“儒医两全”的永丰邓仲霄,近现代造福庐陵乡梓的沈敬涵,国医大师伍炳彩,全国名老中医杨志一、杨扶国父子,周炳文、李乾构、郭志远、刘中勇等为代表的名医圈,以及刘晓庄、蒋力生、左诤云等为代表的中医教育家,成为江西庐陵中医兴盛的标志。据杨卓寅教授的《江西杏林人物》、吉安府及各县志等考证(下同),自西汉迄民国,庐陵有据可查的名医180余位,众多医家,星辰闪耀。如宋元代之大理评事李迅、安福刘元宾、永新王东野,元代翰林杜本(杜清碧)、明新淦聂尚恒、庐陵赵铨、彭用光、县令邓苑,清泰和唐宗海(唐容川)、安福谢玉琼,民国时期为袁世凯针愈头痛的黄石屏等等。这些医家往往都是先以儒为士,后成名医,著作等身,说明其深受赣文化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著作较少的名医,比如刘完素后人刘允中、吉水刘惠卿、龙泉蔡宗玉以及御赐“功并良相”的泰和钟朝佐都是一代名医[4]。

2.2庐陵中医的发展脉流

2.2.1萌芽期(远古~五代十国时期)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吉安市河东案山古文化遗址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

东汉初平年间,道学家葛玄(公元164年~244年)在樟树、新淦一带,结庐炼丹,布道传医,为民治病。

晋代名医葛洪(公元284年~364年),继承先辈衣钵,于升平年间(公元357年-公元361年),在洪州之西山(今南昌新建)、淦阳(今新干)之玉华山、龙泉(今遂川)结庐凿井,修身炼丹,疗疾授艺,著有《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书中所辑之方,多为价廉、易得、简便、有效的当方、验方,反映了晋以前的医药成就和民间疗法。

南唐时期,庐陵中医盛行。据光绪《吉安府志•人物志》记载,庐陵(今吉安县)刘生之母,目疾20余年,刘生苦心求医,某日为人磨铜饼得异方,归来医母,母目复明。

2.2.2形成期(宋朝~金元时期)

宋元时期,从医者日多,影响深远。安福刘元宾(公元1022年~1086年),精通方脉,宋真宗试之屡验,赐名“通真子”。他撰写了《补注王叔和脉诀》等多部脉学医著。庐陵周鼎(公元1245年~1327年),博览群书,奋力治学,精通医术,著有《仲景伤寒论治法歌诀》,通俗易懂。龙泉李迅(生卒年不详),素以外科著称,集一生之临床经验,著《集验背疽方》,治疗疮疡,名满江南。庐陵严用和(公元1206年~1268年),生于庐陵,行医于九江一带,认为古今之方土气候不尽统一,治病亦不能泥于古;著有《济生方》、《济生续方》,影响较大。

元代新淦(一说清江)杜本(字清碧)(公元1276年~1350年)在敖继翁(字君寿,宋元间福建福州人,寓居湖州)《金镜录》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绘制了24幅舌像图,与原书12幅合为36幅,于公元1341年印刷出版。该书以伤寒为主,又写了内科及其它疾病。主要根据舌色,分辨寒热虚实、内伤外感,记录了各舌色所主病证的治疗与方药。全书分36种舌色,每种舌色都附有图谱。这对于临床诊断,确有很大指导意义。

元末,群盗作乱,医官黄伯渊隐居新淦乡里,择廓外东山筑丹室,苦研医理,济世救人。永新王平(王东野)(生卒年不详),习文不懈,又好仓公之术,终成良医。元大德初年,任吉州路永新州官医提领,后奉调京师,任太医院御医,著《王氏集验方》5卷。

2.2.3兴盛期(明朝~清朝)

明清时期,吉安府行医者更多。这一时期,吉安名医辈出,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医家。如明朝庐陵名医赵铨、彭用光等,新淦聂尚恒、聂杏园父子,峡江王文藻,永丰肖俊彩,安福谢玉琼,新淦洪金鼎,龙泉儒医廖彦昭、蔡宗玉、李大昌,泰和郭子章、唐宗海等,精医术,通岐黄,悬壶乡里,施医治疾,不计酬金,德泽四方,他们都是名震一时的医家[5]。

明嘉靖年间,庐陵县高塘赵铨(字仲衡,号石亭子,生卒年不详)精岐黄家言,虽为制举,医业不废,以诸生入监贡。因获夏贵溪赏识,携其入京城。因治愈皇帝疾,官至太医令。不欲久仕,辞官归里,著书行医。遇乞医者即赴之,不受人金帛,且施药不怠。善太素脉。曾遇清江萧公须山病笃,铨往,适病者假寐,铨先诊其长子,诊毕,取酒相欢曰:子脉无忧,何妨乎父寿?投一剂而愈。见一死者,已含敛,方入棺,铨下马启其衣衾,令取沸水下刀圭灌之,死者立苏。或以问铨,铨曰:吾过其旁,知其无死气。若有死气,十丈内可决,忍妄启其衣衾耶?其一生著作颇多,学验俱丰。

明代庐陵彭用光、王昂、朱习存乐岐黄之术,参用古法,治病多臻奇效,以医术闻名远近。王昂尝语人曰:“予每遇疾艰危,未尝不退而深思,求为必活之计也”。

明朝泰和郭子章(公元1543年~1618年),长于儿科,尤善痘科,著《博集稀痘方论》。

明万历44年(公元1616年),新淦(一说清江)聂尚恒(公元1543年~?年),进士出身,研究儿科,著有《活幼心法9卷》,另著有《奇效医术》2卷,《医学汇涵》14卷。

清庐陵县令邓苑(公元1651年~1618年)爱民如子,医理精贯,搜罗古籍,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

清安福谢玉琼(生卒年不详)潜心专研麻科,编撰《麻科活人大全》,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在麻科享有盛誉,版本达10余种。

清朝新淦洪金鼎(公元1684年~1759年),详究医理,拾古之遗,撰为歌诀,名曰《医方一盘珠》,便于记诵,圆通无滞,如弹丸脱手。问世后被大量刊行,版本多达19种之多[6]。

清庐陵郭凤藻(生卒年不详),其先七世以医名,藻兼通内外诸方术。雍正6年(公元1728年),郡城大疫,郡守召藻制方合丸,汤丸并用,全活甚众。

清龙泉(今遂川)蔡宗玉(公元1738年~1807年)祖父皆以名儒而习医学,藏书甚丰。其精通医理,集诸家之说,著《医书汇参辑成》24卷,于各症之下,分别何脉何方,使阅者依病审脉、辨证、选方、定药。龙泉李大昌擅长眼科,名噪一时。

2.2.4变革期(民国~至今)

永丰吴琢之(公元1872年~1942年)悬壶于南昌市,诊务繁忙,誉满省垣,曾任江西国医分馆馆长。1929年,作为江西省请愿团代表赴南京请愿,反对废除中医。

安福刘善长(公元1899年~1971年),三世业医。学术观点以元气为本,病邪为标,治疗着重脾胃,温扶阳气,用药精当,力戒庞杂。在中医儿科、妇科方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庐陵杨志一(公元1905年~1966年)天资聪颖,虚心好学,广访名师,为当时经方大学曹颖甫老中医的得意门生之一,在经方领域的有较深造诣。他治学严谨,善于守方,常以“坚持就是胜利”自勉。他自1953年参加人民卫生工作以来,即献身于“血防”工作。广泛运用张仲景六经辨证施治法则,治疗血吸虫病及其他杂症,极力推崇柯韵伯“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目上寻权叶”的见解。十多年来,他上玉山,转丰城,赴波阳,下彭泽,踏湖口,深入疫区,为消灭血吸虫病,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1944年,吉安肖俊逸(公元1899年~1993年),著述《伤寒标准化疗法》一书,出版千册,朝鲜亦来函订购,因战乱未如愿。同时,其用大黄出神入化,治疗伤寒、湿温,名噪一时。他所创著的“大黄临证发挥”被收进《中国现代名医医案精选》,人称“肖大黄”,名列江西省现代五大名医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吉安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中医院,为广大老区人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吉安名医亦大量涌现,如胡澍群、刘仲农、周炳文、周炳炎、李文钿、李畴福等。

3 陵中医的文化特征

3.1立足临床,守正创新

遍寻庐陵中医先贤,无不植根民众,注重临床实践,切实解决黎明百姓疾苦,不尚空谈;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体会,不断创新,引领医学发展。

3.1.1立足临床,疗效显著

庐陵医家或生于本土,或从外地行医于庐陵,他们深刻感受到在吉安扎根生存、树立声望的不易。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只有临床疗效得到百姓的认可,只有全心全意为广大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服务,个人的事业发展才有希望,所以他们无不立足临床、重视疗效。

宋吉水刘慧卿(生卒年不详),以善医名,杨万里赠之以诗:“活却千人药一囊,阴功吹作满城香”。永丰邓仲霄(生卒年不详),改儒学医习药,后治太子、宫妃疾,皆有效验,皇帝诏授“太医院使”之职,统管天下诸医,文天祥赞曰“邓氏儒医两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其后裔刘允中,家传河间秘书,推之于众。医术精湛,从业吉水,行医授业,所治无不痊愈,誉传乡梓。允中逝后,其妻李氏习其法,亦以妇科闻名。

明代庐陵彭用光(生卒年不详),以医术闻名于当地,后旅游并行医于河北、河南、江浙和广东等地,疗效卓著。喜言太素脉,著作等身。

清庐陵郭凤藻、郭竹山,新淦洪金鼎,龙泉蔡宗玉、梁序璇,泰和唐宗海、钟朝佐,万安许朝、吴国宾、曾青云,安福王光典、刘孜佩、顾德普,德高医精,皆一代名医。

近代周念君、周炳炎、周炳文父子,精通内外科,五世业医,泽被吉泰,闻名遐迩。

3.1.2守正创新,敢为人先

宋安福刘元宾(公元1022年~1086年),撰写了多部脉学医著,其《洞天针灸经》,是我省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在全国针灸业内享负盛名。

明朝泰和郭子章(公元1543年~1618年),历任潮州知府、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等职,多次平定苗、瑶起义,以功封兵部尚书。宦海之余,尤好著述,亦精医学,精研痘科。他认为,婴幼儿之病,以痘最为厉害,既难预防,待其发后再治,又未必万全。其于1577年著《博集稀痘方论》,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记载,较英国琴纳氏发明牛痘接种(1796年)早200多年,因此该书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预防医学专著,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7]。

清朝唐宗海(公元1864年~1897年),祖籍泰和。他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他积累中西医结合治病经验,于光绪十年(1884年)撰写《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是我国第一位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医家。其《血证论》提出的治疗血证“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被高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引用,至今仍广为流传。

3.2著书如林,卷帙浩繁

“进士之乡”的庐陵中医学家在治学和临诊之余,还纷纷著书立说。庐陵中医得以传播和发扬,与庐陵医著的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据统计,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医学著作有100多种。

宋代庐陵严用和著成《济生方》、《济生续方》,安福刘元宾撰写《洞天针灸经》、《通真子补注王叔和歌诀》、《通真子续注脉赋》、《脉诀机要》、《脉要新括》、《诊脉须知》、《通真子伤寒诀》、《伤寒括要》、《神巧万全方》、《集正历横天挂图》、《桃花阆苑集》,庐陵周鼎著有《仲景伤寒论治法歌诀》,龙泉李迅著《集验背疽方》,庐陵王朝弼著《金匮歌》,庐陵王幼孙著《简便方》、《经验方》,庐陵胡铨著《活国本草》,吉水王端礼著《疑狱集》,吉水赵维诚著《洗冤录驳难》,吉水曾敏行著《应验方》,泰和严彦博著《内外丹图诀》。

元代新淦杜本绘制《敖氏伤寒金镜录》,永新王东野著有《王氏集验方》、《本草经》,永新旷处良著《旷氏家抄医鉴要删》,吉安谢缙绅著有《难经说》安福周鼎著《仲景伤寒论治法歌诀》,庐陵严德甫著《元元集》。

明新淦(一说清江)聂尚恒著有《活幼心法》、《奇效医术》、《医学汇涵》、《八十一难经图解》、《医学源流》,庐陵赵铨著《春风堂集》、《石亭医案》《岐黄奥旨》、《太素脉诀》、《诸家医断》等书,庐陵彭用光著有《体仁汇编》、《简易普济良方》、《简易便览眼目方》、《原幼心法》、《痈疽神妙灸经》、《潜溪续编伤寒蕴要》(又作《续伤寒蕴要全书》)[8],县令邓苑编写《一草亭目科全书》,吉水孙允贤著《医方集成》,庐陵刘圣与著《诸家医说》,刘绍先著《脉理灵通》,钟本存著《仁存方论集》,永新刘光汝著《医案》,。

清安福谢玉琼编撰《麻科活人大全》、《经验良方》,新淦洪金鼎著《医方一盘珠》,泰和唐宗海撰写《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含《血证论》)、《医学一见能》、《医易通说》、《痢症三字诀》、《医柄》,遂川梁序璇著《续刊达生篇》,遂川蔡宗玉著《医书汇参辑成》,遂川李大昌著《眼科宝镜录》,莲花李学吾著《医宗要义》,永丰汤兆馥著的《补天斋医方证验》,永丰孙铎著《培心堂医案》,庐陵县令邓苑著《一草亭目科全书》,聂尚恒之子聂杏园著《卫生一著》、《疔疮论》、《咽喉说》,庐陵肖德著《仲景伤寒论》,庐陵黄文成著《养生合参》,庐陵肖晓亭著《疯门全书》,万安曾震著《杂病歌》、《痧症论》,安福欧阳章著《医学活人》,安福廖玺著《经验方》。

民国时期,吉安肖俊逸著述《伤寒标准化疗法》,黄石屏著有《针灸铨书》,吉安罗瓒著《伤寒六经表解》、《伤寒药性录》、《六暑歌诀讲解》,安福李畴福撰《中医概谈》,刘仙舫编《麻科捷径书》。

3.3论医讲学,传承青囊

传统的中医教育方式多为祖传师承,庐陵先贤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得到的草药、单方、验方,互学互传,惠存乡里。

清光绪年间,新干老中医徐作为相传三代,至其孙徐让三。晚清莲花名医朱铨相传十代,王石生相传九代,医术代有造就。庐陵王传珍(百姓尊称“王丫婆”)祖传中医儿科,对“疳积”的诊疗有独到之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泰和县上田肖作梅捐资于黄文节公祠开办“上田医学堂”,这是我市历史上第一所医学专门学校。

庐陵先贤罗瓒(公元1907年~1949年),于抗战期间,返乡行医。感日寇侵扰,内政腐败,乡间疫病不时流行,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济危扶急。其在各界人士支持下,创办“启轩中医学校”。并聘请了姚荷生(解放后任江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张海峰(江西中医学院教授)、谢双湖(原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教师、伤寒专家)、杨志一(解放后任省中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等全省闻名的医界巨子担任教师。启轩医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中,大多已成为当代医药界的技术骨干(如姚玉兰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内科主任、罗道揆曾任吉安县人民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曾师孔曾任吉水县中医院院长);有的著书立说,留传后世,如彭云程著述的《中医学基础》[9]。

近代名医杨志一(公元1905年~1966年)对于发扬中医药学,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可谓积极有余。在上海开业行医时,西风盛行,中医备受排斥、打击,险遭国民党政府取缔。他有见及此,联合同仁张赞臣、朱振声等,组织“医界春秋社”,自任该社部主任,出版《医界春秋》。除介绍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大声疾呼:要发扬祖国医药,沟通中西医学,非大力宣传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光华不可,并抨击了当时攻击歧视中医的论调,匡扶了中医药的社会地位。1930年他与朱振声等医界名流,创办《幸福报》,继而主编《大众医报》,竭力阐扬和普及中医药知识。时人称他为“医界曙光”。其儿杨扶国,秉承父志,行医执教,殚精竭虑,曾长期担任江西中医学院院长。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恢复高考。江西省名中医郭志远放弃在省城江西中医学院工作的优越条件和待遇,回到吉安,创办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井冈山大学前身之一)中医学专业(大专层次)及附属医院中医科,这在全国范围的综合性院校来说,是屈指可数的。经过几代吉安中医人的努力,2007年,井冈山大学中医学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二本);附属医院也已晋升为“三甲”医院,并获得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12月,井冈山大学中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类专业教指委组织的专业认证。

在一代又一代庐陵中医前辈的影响下,当代庐陵中医临床、教育等方面人才辈出。如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伍炳彩教授,全国名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李乾构教授,江西中医学院原院长杨扶国教授,全国知名老中医肖俊逸、周炳文主任中医师,井冈山大学郭志远教授,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左诤云教授,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中勇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蒋力生教授,全国抗疫英雄、江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刘良徛教授......

4 庐陵中医文化特征形成原因

4.1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赣江中段,贯穿吉安南北,水陆交通便利,沿河一带城镇星罗棋布,人口稠密,更有万安、泰和、庐陵、吉水等历史文化名城,因而经济发达,信息流通。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外地的医师常来传播经验,当地的医师易于去外地寻师学技。葛洪曾在淦阳、龙泉等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而上述医家很多都有外地行医的经历。医学信息的频繁交流,促进了赣江中游的医学发展。沿江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有“赣中粮仓”之称。经济的发达,科技的发展,为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人们的生活较为富裕,也对医药卫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推动着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4.2 文化昌盛,名人辈出

庐陵地域为古代通往闽粤沿海地区的要冲,受荆楚、吴越、中原、闽粤等文化影响,形成了融兼容性、高尚性、务实性、开拓性为一体的庐陵文化特征。唐宋文学八大家,江西占三家,而庐陵欧阳修一代文宗,独领风骚;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视死如归,万人敬仰;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词朗朗上口,流传千古;明代,解缙奉旨编撰《永乐大典》;隋唐以来,庐陵“三千进士冠华夏”、“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百步两尚书”,可见当地文化之昌盛。该地域自古教育兴旺,书院林立。早在南宋年间,吉州刺史江万里在赣江江心岛创办白鹭洲书院,成为庐陵文化教育重要的策源地与传播地,是当时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心与人才培育基地[10],也是闻名全国的四大古书院之一。江万里作为“庐陵文化”的领军人物白鹭洲书院讲学20 余年,生徒众多,为庐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其学术成就与教育事功得到了当时不仅名流之高度评价与鼎力推崇,而且也得到了朝廷及全国最高学府的认同与采纳。宋代实行文官之治,政府重视文士雅士的培养和选拔,当时身为宰相的范仲淹曾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修养的加强[11]。古今庐陵地域读书上进蔚然成风,除入仕做官外,相当一部分人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影响。故此人们竞相习医,甚至弃儒从医,以儒通医,形成了“仕人达医”之风尚,以施医济众、济世救人为己任,引为自乐[12]。

4.3 家传师授,医理深厚

子承父业、师徒授受,可以使医学植根于民间,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之上,这对庐陵中医的形成影响很大。

从赣江中游一些颇有成就的医家来看,他们之所以医绩昭世,多与祖辈业医有关。如清庐陵郭凤藻(生卒不详),祖上七世业医;他幼承庭训,通读《内经》、《难经》、《伤寒》,名噪一时。清龙泉蔡宗玉(1738年~1807年),幼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恩受贡生;科场失意后,随祖父、父亲学医,深得真传,且潜心专研,融会贯通,终成医术高明、造诣精深的一代名医。全国名老中医周炳文(1916年~2008年),出生于三代中医世家;从小立志继承家学,16岁随从父亲周念君先生学医,刻苦专研,由浅入深,以《珍珠囊药性赋》、《医学三字经》为启蒙,继读四大经典,陪父侍诊,尽得其传;学术上认为推崇“治脾胃以安五脏”,首创“运脾转枢”理论并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其家学传承至今,已历七世。此外,师徒授受或自学成才的也不少。如元永新旷处良“少读儒书及受王东野学”,明龙泉廖彦昭“遇异人授以子午针法”,民国永丰吴琢之(公元1872年~1942年)“积劳成疾,辞职修养,立志学医,悉心研究中医经典著作”。这些都说明,庐陵地域医家辈出,与世代相传、师徒授受是分不开的。由于家传师授,有着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又有世代相传的临床经验,赣江中游的医家层出不穷。

5 结语

庐陵中医的文化特征与內涵给我们以很大启迪,庐陵中医医著在我国地方医学中,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还广泛流传于海外,其中日本、朝鲜甚至欧美国家都有收藏[13]。除了其医学价值,与其文化价值也密切相关。

庐陵中医作为中医地方流派的佼佼者,其特色和优势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庐陵中医植根于肥沃的文化土壤,熏陶于浓厚的文化环境。庐陵中医医家大多出自儒医兼通人才。其医学作品的文学性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使庐陵中医医著迅速传播海内外。在传播医学学术的同时也积极、广泛地传播了中医药文化,传播了庐陵文化。

参考文献

[1]莫明浩, 叶滢.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6):554~557.

[2]李仁生.庐陵文化的儒学品格[J].兰台世界,2006;(7):48~49

[3]刘晓庄,秦小珑.略述江西四大医学群体[J].江西中医药,1995;26(3):2~4.

[4]赵海梅,隋华杰,刘红宁,刘端勇。赣鄱中医文化格局的地域分布特色分析[J].中医研究,2014; 26(10):2~4.

[5]李蔚普.江西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J]江西中医药,1957,(1):59~67

[6]杨卓寅,熊昌华.江西历代医家著作存佚考[J]江西中医药,1984,(1):5~12

[7]潮州名宦医著丛考.张长民[J].韩山师专学报1994,3(1)66-74

[8]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9.

[9]陈阜东主编. 吉安地区志志[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2880.

[10]徐明德,江梓荣,江裕英.论江万里在南宋书院发展史上的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3):81~87

[11]李其忠.有大儒,方有大医[J]. 中医药文化, 2012( 2) :18-19.

[12]黄素英,刘晓庄.“盱江医学”形成因素初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9,2( 2) : 13-14.

[16]徐春娟,裴丽. 明代“医林状元”龚延贤医著考证[J].中医文献杂志, 2013, 31( 1) : 29-31.

项目来源:江西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8B163)。

作者简介:郭一民(1971-),男,江西吉安县人,副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与研究(Email:gym8830850@126.com);

肖群益(1974-),女,江西吉安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与研究(Email:xqy116@126.com);

曾伟刚(1964-),男,江西吉安县人,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双学士,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研究(Email:zwg8830831@126.com)。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2017®版权所有   赣ICP备14006013号-1   卫生厅审核编号:赣卫网审〔2014〕